返回

凡仙逆续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80章 救人(一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也了解了曼陀罗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如此优秀的祖先,才有了中医着名的“十九畏”、“十八反”,这些都是以身试毒试出来的。这些经验总结,明确告诉我们哪些药物不能过量,哪些药物不能一起用。我们的祖先,还创造出了中药的炮制方法,炮制后的中药,去掉了毒性,保存了药性。先人们,用生命,为后世中医谱写了完善的解毒篇章。

    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,药物也是如此。药物更像是一把双刃剑,有药性也有毒性,能用来治病救命,用之不当,也能取人性命。有些人因毒忌药,这种心理可以理解,但是医生如果不用药,就没有武器,那还怎么打仗?而且真正的硬仗还要用更加锋利强劲的武器,那种药一般地毒性都不会小。然而敌人猖獗,不尽早打死这些家伙,它们就会弄死我们。伤口迟早都能愈合,惧怕受伤、贻误战机,只会得到身体机能的全线崩溃。

    毕竟打仗哪有不流血不死人的,用药治病也是一样的,哪有绝对安全的呢?

    蛟龙血,它是千真万确能增强修为的宝贵灵药,是一名真正的虎将,但是要有合适的驾驭方法,也就是功法,才能保证他不会造反叛变。但是很可惜,此时此刻是没有压制这名虎将的功法的。

    蛟龙血一旦入体就会立刻融入修士灵根道基之处,以透支道基潜力为代价,不断榨取以提升力量。在虚无空洞中,面对生死之战,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提供,这个原本是好事,但其前提是欧阳川他们当时没有维度的压制,结果榨取的力量没能帮助到他们,都被维度压制给弄没了。简单的说,在当时的情况,蛟龙血就变成了不断榨取损毁大夏军灵根道基、却一点用都没有的毒药。

    而处理方法,要么立刻坐下打坐修行功法吸收,问题欧阳川他们没有功法啊。即便有,两军阵前,别人站着拿着屠刀来到你的面前,你给我坐下来来个打坐试试?!当然另外的方法就是用灵力去压制蛟龙血,但是你都被压制的只剩下锻体境了,哪里来的灵力去压制蛟龙血?

    而那些空洞原住民也明白这一点,所以,在他们的眼里,蛟龙血就是天底下最毒的毒药,是他们消灭侵略者的利器,因为它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解药。重则生死道消,轻则,道基损毁殆尽,终身无法修行,彻底成为一个废人。而且死之前,被蛟龙血入体的人都会经历很长时间的极端痛苦,那是一种身体从内向外要涨开爆炸般的感觉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叶枫拜托白龙做的事情,就是将那蛟龙血吸出来。

    只见那一万名“中毒”的将士被抬了出来,纷纷躺在了地上的担架上。

    其实叶枫在给那个士兵诊断的时候,其实已经给那一万名其余的人都仔细探查过了,都是蛟龙血入体的情况。不然,如果是通常意义上的毒药,大夏军的军医如何能诊断不出来。大夏军的军医普遍都不是什么修为大能,而蛟龙血偏偏就属于药里面的修行那方面的药。而且蛟龙血十分罕见,别说修为不高的军医了,就算是欧阳川这种道祖境的大能修士都没见过。你能指望军医认识?

    之前军医对于蛟龙血这种未知物质的诊断,它没有毒物的基本特征,比如让机体立刻衰变,反而是激发机体的活性,但是有不能把它排除在毒药之外,因为那种激发活性是无止境的,也就是说士兵们最终都会因为力量衰竭而死。所以军医只能把它认定成毒药。而这种方向性的错误,导致了军医自然是找不到任何“解毒”的方法了。

    刚刚那些军医对叶枫这个能解毒的人,一方面是好奇他能怎么解毒,另一方面自然是不服气的,如果你辛辛苦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行当,被一个才入行没几年的小年轻给远远超越了,你会服气吗?

    虽然说,叶枫用神念检查众人,这不符合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断原则,但毕竟一个个看,那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呢?真的那么做了,也别救人了,直接帮忙办理他们的后事得了。而且不要忘了,叶枫是谁?他可是整本书的战力天花板啊。

    这里给你们个大致数据,即便叶枫靠着神念去看穿,但是叶枫看穿的准确率大概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。。。。总而言之,无限接近于100。按理说,叶枫完全可以依靠看穿得到这个世界所有的真相,但是叶枫太过于谨慎了,如果可能的话,他还是愿意为了那微乎极微的错误率,而去亲自验证下。

    这个不是神经病!而是叶枫千年魔王期间,一次血的事件带给叶枫的惨痛教训。至于那件事是怎么回事,以后有机会再给你们讲。不过话说回来,叶枫的这一点做法,实际上是符合了着名的“墨菲定律”的做法。

    “墨菲定律”是和“帕金森定理”与“彼德原理”一起,三者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。而其中“墨菲定律”的大致意思是,只要一件事情有失败的可能性,不管这个可能性有多小,它都会失败。这个定律对于那些心存侥幸的人尤其适用。如果当你认为一件倒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,殊不知,当你这么认为的时候,那件倒霉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概率就会变大。比如,老

第1880章 救人(一)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